廣告 Ads(感謝您的每一個廣告點擊)

Monday, 31 December 2007

Support the Writer

If you wish to support the writer but don't have a paypal account or credit card, you still can direct bank in your donation to following Local Bank account.

Thank you for whatever amount you donated, it's a great encouragement for me, please email me (angwoeishang@hotmail.com) for gratitude purpose. Thank you so much!

如果您有意捐助此部落格,但却没有paypal賬戶或信用卡,您亦可通过网络银行转账或以现金存款的方式直接将款项汇入小弟的银行户头!

不管您捐獻了多少的數額,都請發封電郵通知小弟(angwoeishang@hotmail.com)以方便小弟與您聯系。您的每一分捐献都将是小弟我的極大鼓励!多謝!以下是小弟我的户头资料:

Banker: CIMB Bank
A/c Name: Ang Woei Shang
A/c No.: 0107-0074063-52-2

Saturday, 29 December 2007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历史背景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投名状》这个名字,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本来的片名是叫《刺马》。在此要与大家分享一点历史知识,其实《投名状》里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来,反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其中一个大案!

刺马,正是晚清历史中一件非常著名的案件。并与其他三大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月楼案太原案四桩公案并列为晚晴四大奇案。这四桩公案,在当时都曾轰动一时,甚至都惊动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其中除刺马案外,其他三件都是极普通的刑事案件,由于司法混乱、吏治败坏,结果越闹越大,但最后还都算水落石出。

刺马案却不同,此案关系重大,却结案结得不明不白,所以民间很快就生出很多演义来。京剧有刺马的剧目,平江不肖生有相关的小 说,香港电影大师张彻有《刺马》一片,最近的版本当然就是最近刚刚上映的新片《投名状》。

刺马案之所以引人瞩目,首先因为遇刺人马新贻(《投名状》中庞清云这个角色就是马新贻,而《投名状》本来也沿用马新贻这个名字,庞清云是最后一分钟才换上的)地位显赫,官居两江总督,是晚清最重要的九个封疆大吏之一,统管今天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富庶之地的军政监察大权。马的前任和后任都是同一个人,就是那位赫赫有名,荡平太平天国的湘军将领曾国藩。由这一点就可见其位高权重。其次,此案案情出奇,行刺者在光天化日之下,重兵 护卫之中一击而中,且得手后并不逃走,慨然就擒并高喊刺马者张汶祥(张汶祥即是《投名状》中的姜武阳),显然早有准备。

再者,此案虽惊动了当时的最高层领导,慈禧太后命曾国藩和刑部主事会审,耗时两年有余,但最终还是潦草结案,并无定论。而刺客张汶祥则被剖腹挖心,以祭马新贻。因此,案情并未水落石出。所以,坊间议论纷纷,一开始猜测集中在政治斗争之上,但很快就有关于兄弟反目和三角恋爱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所以焦点很快就被转移了。此后的各种演绎基本都是围绕后二者展开(而赵二虎这个虚构角色就是这时出现)。

所谓政治谋杀,主要是指,马新贻一般被看作是慈禧用来制衡声势日隆的曾国藩的,且此人根基尚浅却治军甚严,因此得罪了湘军一系,所以被他们派人 暗杀。普遍来说,这可能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其他在当时当然还有一些绘声绘影的传言,称曾国藩平灭太平天国后,私藏大量资财,企图取清廷而代之,而马新贻 坐镇南京,正在追查宝藏下落,在这个当口被杀。而当时会审后的结案报告的说法是,刺客对马新贻素怀怨恨,所以勾结海盗行刺。这显然缺乏充分的作案动机。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提及刺客与马新贻有私人关系,遑论什么三角恋爱。

而另一些说法则把马新贻和刺客张汶祥安排成出身草莽的结义兄弟,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又虚构了一个老二,以及与马新贻有感情纠葛的老二的妻子。有趣的是,在各个 版本中,这个老二的名字就有好几个,一看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窦一虎、曹二虎,到了倪匡执笔的张彻版《刺马》中,又被写作黄纵。《投名状》中刘德华演的老二则又改了姓,叫赵二虎。所谓的女主角显然也是编出来的,张彻版起了个很洋气的名字叫米兰,而在《投名状》内,徐静蕾演的人物则叫莲生。

回到史实,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事缘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而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所以对曾国藩有所忌惮。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如何还能够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曾国藩在江南对慈禧来说正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弄得她睡觉也不能够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以免祸患(基本上与《投名状》的剧情相同)。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 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江宁坐镇,假借审张汶祥之名,行安抚湘军之实。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 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势力极大的帮会组织),而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 一大公害。而马新贻在递补曾国藩两江总督的职位之后,对这些恶势力惩治得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即就地正法。这些都只是黑势力及无事可做的散兵们对他恨之入骨。

而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 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颜士璋也在其《南行日记》中,更直接写到,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除此之外,湘军将领们更明目张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社会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刺马案出自高人之手。

因此,“刺马案”本身已经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案件,再加上编剧导演的精心修改,造就了今天的巨著《投名状》!!

还是那句话,大家一定要去看《投名状》!!



其他關于電影《投名狀》的文章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男主角们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历史背景
好电影也有不真实的地方---数《投名状》不符史实之处

馬華黨爭文章-目錄

關于翁詩杰翁老總


  • 翁大部長的去做功課
  • 支持蔡細歷不入閣
  • 前无古人的翁诗杰
  • 翁大總會長梭哈了!會長理事會通過開除蔡細歷的決議了!!!
  • 翁詩杰的垂死掙扎
  • 【轉載】高級總會長
  • 會長理事會開除蔡細歷的理由,更適用于翁詩杰
  • 好個不須對外公開
  • 翁總,口號不是拿來喊爽的
  • 蔡細歷無權含血噴人!
  • 翁诗杰还有何面目再领导马华?
  • 翁诗杰何必赶尽杀绝

  • 關于廖中萊廖草包



    關于蔡細歷蔡署理

  • 蔡細歷的政治手腕
  • 蔡细历不是笨蛋
  • 蔡细历话中有话
  • 蔡细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简评蔡细历辞职后的处境
  • 蔡細歷真的十拿九穩?
  • 蔡细历避战将万劫不复
  • 蔡细历为何一封短讯而大怒?


  • 其他/综合



    總結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目錄

    第一站:寮國永珍Vientiane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1)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2)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3)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4)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5)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6)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7)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一站寮國永珍(part 8)

    第二站:寮國瑯勃拉邦Luang Prabang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二站寮國瑯勃拉邦(part 1)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23天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背包行·第二站寮國瑯勃拉邦(part 2)

    23天背包行·心情記事

    23天中南半島背包游·心情記事1(永珍/萬象Vientiane-瑯勃拉邦Lang Prabang)·純樸的老撾
    23天中南半島背包游·心情記事2(瑯勃拉邦Lang Prabang-清邁Chiang Mai)·出大事情了!
    23天中南半島背包游·心情記事3(清邁Chiang Mai-素可泰Sukhotai)-古城震撼
    23天中南半島背包游·心情記事4(曼谷Bangkok)-全城沸騰!

    其他背包旅行游記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越南·目錄(符其他背包行目錄)

    馬來西亞自助行-陽光·海水·沙灘·比基尼-Pulau Perhentian停泊島浮潛游(上)
    馬來西亞自助行-陽光·海水·沙灘·比基尼-Pulau Perhentian停泊島浮潛游(下)

    Perhentian Island浮潛游后續--4天3夜吉蘭丹·泰南·金馬倫·怡保游(part 1
    Perhentian Island浮潛游后續--4天3夜吉蘭丹·泰南·金馬倫·怡保游(part 2)
    Perhentian Island浮潛游后續--4天3夜吉蘭丹·泰南·金馬倫·怡保游(part 3)
    Perhentian Island浮潛游后續--4天3夜吉蘭丹·泰南·金馬倫·怡保游(part 4)

    台湾国、台湾省、中华民国?

    前几天在《星洲日报》读到了一篇署名竹津久火的文章(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周杰伦被骂潘国贼”),发现里面有些不合理之处,心里觉得不吐不快,又不想投稿(有原因的),总是提不起劲来写,折腾了几天,终于好不容易写完了。

    是的,周杰伦对于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一时脱口说成在“自己国家”(周董是台湾人)举行而被台湾网民群起而轰,说他是叛国賊,认为他也属于“卖台”份子的其中一人。这是事实。但
    竹津久火在文章中却直接把台湾圈定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是一个省;这,是事实吗?


    在此姑且不论到底台湾属不属于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因为这毕竟属于两岸之间的问题。而宝岛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也让统独课题变得不再简单。因此,局外人妄下定论一厢情愿的把主观意识加诸在台湾人民之上,认为台湾必定属于中国大陆也就未免过于主观了吧。既然岛内人士尚且不能对统独问题下个决定,岛外人却突然插上一脚,为他们盖棺定论,这样岂不是有点荒谬吗?


    再来,竹津久火在他文章里也说“只有在两蒋时代把中国说成自己国家才会被称为叛国”好像也对宝岛台湾的历史演进以及发展有一些些的错误认知。两蒋时代,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台湾政府最心系大陆的时代。因为当时两蒋政府根本不认为台湾是一个小岛,或是独立的国家。反而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却是自认为中华正统,是堂堂正正包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所有领土的中国(中华民国)政府。因此竹津久火在他的文章里说成在两蒋时代不承认中国人根本就是错误的,绝对与史实不符,不能够成立。


    除此之外,他也把台湾的自由定义为“自由乱乱,乱乱自由”,这点好像也并不是很对。我真的很不明白,在一个自由国度,人们要说什么,做什么,悉听尊便有什么不好?难道是什么都不能做才是好的体现吗?而照竹津久火的说法,自由就会有文化暴力,不文明、欠缺普遍知识的言论出现,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言论在自由的国度里出现会带来什么问题?在自由的国度里,当一个言论出现,到底是由谁来决定它对与错?没有人能够决定!!因此,言论自由的真谛,即是当有错误的言论出现时,另一方的言论及时给予纠正,让对与错的言论,在自由的基础上来个坚实的碰撞及检验并从而找到真理!绝不是当有错误或不利于某一方的言论,即被盖上“错误”的帽子而剥夺人民获取言论、享有自由的权力!


    自由,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若无自由,任何形式的“民主”也不过只是文字上的理论罢了!!

    因此,对竹津久火的整篇文章感到不敢恭维。

    Friday, 28 December 2007

    打油诗----读书

    过去不读书,现在已经输;

    现在不读书,以后还会输;

    不能不读书,不要怕读书;

    读书无捷径,只有下功夫;

    读书要及时,不要再误时;

    现在就开始,永远不嫌迟;

    有钱多买书,有闲多读书;

    现在多读书,将来不会输;

    读书能努力,阅读越有趣;

    读书一有趣,就会更努力;

    读书如练功,不能不用功;

    若想要成功,一定要用功;

    读书能用功,道理容易通;

    道理一旦通,读书就轻松;

    读书读得好,工作就好找;

    工作找得好,生活就更好!

    Thursday, 27 December 2007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男主角们

    20071222日早上两点半左右,步出谷中城电影院,心里除了沉重,还是沉重。沉重,不是因为看了一部烂电影;相反的,是电影太好了,影片中所刻画的阴暗面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

    《投名状》,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不论从演员、编剧还是导演来看,《投名状》绝对是中文电影界难得一见的好电影,甚至连好莱坞的超级大制作也望尘莫及。

    看演员。三位男主角:刘德华、李连杰、金城武表现出来的超高水准演技,单看他们三人飙戏,12令吉的票价就已经值回了。

    先谈我喜欢的刘德华。

    刘德华,一向来皆为好戏之人。这次在《投名状》中,把赵二虎的角色---粗莽、率性、重情、爱恨分明、不解风情的山寨霸主演绎得出神入化。

    山寨中,对妻子深深但却不会表达的爱。苏州城墙上,对大哥的失望,对三弟的无奈。祠堂里,被绑在柱上发出的撕心裂肺之吼。甚至是最后,被箭射中倒地时,对大哥的牵挂及信任,对死的不畏不惧。全都能够从他的肢体动作、眼神中一丝丝透出,毫无阻碍的呈现给观众。

    尤其是祠堂里的那一幕,无奈、痛心的嘶喊,华仔把被出卖,伤痛但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演得不夸张、不浮华,心里的悲痛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添加而完美的演绎出来。这一幕绝对是华仔从影以来其中最经典的一幕。

    总的来说,刘德华的演技还是一样精湛,甚或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这次华仔终于能够塞上之前那些对他的演技留有怀疑,对他荣夺影帝大有怨言的悠悠之口。对华仔来说,唯一让观众失望的还是他跳脱不出自己既有的形象,但这一点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何必硬要华仔转变形象,演不适合他的角色呢?

    再看武打巨星李连杰。

    李连杰,一向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不太会演戏之人。从《黄飞鸿》到《方世玉》,再到《霍元甲》,李连杰所接演的电影都是那些必须会打、能打、打得好看的类型,演技反而是次要。但是在《投名状》之后,李连杰应该可以凭庞清云的角色彻底的把“不精于戏,精于武”的标签给拿掉!

    庞清云,他是一营首领,可生死关头他却在战场上装死,一营1600人,独活他一个;他一面说兄弟情重,一面又和兄弟的老婆偷情;他一面说打仗是为了百姓不受苦,一 面又杀光所有已经投降成为百姓的士兵;为了功名,他杀兄弟,却口口声声说都是为兄弟好,但在太后面前又为百姓请命。他一直很矛盾,不能说他是个完全的好人,也不能 说他是个完全的坏人,他始终是为了自己在战斗。这个过程可以不择手段,但最后他还是没有坐上费尽心思得来的官位宝座,就被太后派人暗杀。庞清云的内心戏也就越多,李连杰也就发挥得越好。

    其中两幕,李连杰演得更是好到无话可说。第一幕是下令射杀四千太平降军时;第二幕是赵二虎死时,庞清云在屋子里的独角戏。这两幕,不单只表现出庞清云为成功的不择手段,其内心的挣扎,更是清清楚楚的让荧幕前的观众感受到。

    总的来说,李连杰不只演得好,更把一个苟且偷生、奋勇杀敌、为了功名不择手段、忠奸莫辨、矛盾重重,一个无法用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评判,拥有人性中光明和阴暗面的人物,刻画到位,一反他一向来正派宗师的形象,让观众不得对庞清云这个人物又爱又恨。

    最后轮到小生金城武。

    金城武,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他只是靠长得帅而吃糊的偶像派。但其实金城武不单只是长得帅罢了,他的演技也是属于第一流的实力派!还记得金城武的上一部电影《伤城》就演得非常好而在《如果·爱》中的演出,也是不过不失。

    回到《投名状》,三弟姜武阳的角色基本上契合金城武本来的形象。一开始,当姜武阳遇到庞清云的时候,一句他说第一天碰到我的那天,天是灰蒙蒙的,可我分明记得是大晴天,阳光刺眼”显现出了姜武阳积极、乐天的性格;这基本上跟金城武本来的形象相契合。

    不过若是说金城武在《投名状》里是演回自己那又不是很恰当。姜武阳的单纯,执着的相信大哥及二哥,这种感觉金城武绝对是掌握的出神入化。不管是在电影里的任何一幕,只要能够拍到金城武,眼睛里都会透出一种天真、纯真的眼神,让人联想到心无城府的赤子。在苏州城上对刘德华说了连续三次“大哥是对的”、城上不断高喊“放箭”及最后一幕与李连杰对打,嘴里不断重覆“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都是片里的极精彩部分,更是金城武精湛演技的极度挥发!

    《投名状》是好电影,三位男主角,更是好演员!!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投名状》!



    其他關于電影《投名狀》的文章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男主角们
    好编剧、好武指、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好•电•影----《投名状》的历史背景
    好电影也有不真实的地方---数《投名状》不符史实之处

    神州大陸背包遊·目錄



    神州大陸背包行中77天的行走路線。

    神州大陸背包遊•心情記事1(深圳)2(深圳-香港)3(香港)4(香港-澳門)5(澳門)6(澳門-珠海-桂林)7(桂林-漓江-陽朔)8(桂林-昆明-麗江)9(麗江古城)10(麗江古城-白沙古村-束河古鎮)11(麗江古城-長江第一灣-虎跳峽-月光古城-松贊林寺-香格里拉)12(香格里拉-石卡雪山-丛古草原-雪印金江-麗江)13(麗江-成都)14(成都)15(九寨溝)16(九寨溝-綿陽-廣漢三星堆-成都)17(成都-峨眉山)18(峨眉山-樂山)19(樂山-重慶)20(重慶)21(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22(大足-北山石刻-重慶)23(重慶)24(重慶-西安)25(西安-臨潼)26(西安)27(西安-乾陵-寶雞法門寺)28(西安-咸陽)29(西安-洛陽)30(洛陽)31(洛陽-龍門)32(洛陽-平遙33(平遥)34(平遙-大同)35(大同-渾源)36(大同-呼和浩特)37(呼和浩特-希拉穆仁)38(希拉穆仁-鳴沙灣-呼和浩特-北京)39(北京)40(北京2)41(北京3)42(北京4)43(北京5)44(北京6)45(北京7)46(北京-承德)47(承德)48(承德-石家莊-平山)49(平山-石家莊-濟南-泰山)50(泰山•日出)51(泰山•上)52(泰山•下)53(曲阜)54(泰山-南京)55(南京)56(南京2)57(南京3)58(上海1)59(上海2·上)60(上海2·中)61(上海2·下)62(上海-蘇州)63(上海3·上)

    Monday, 24 December 2007

    電影《魔鬼終結者》系列討論文章·目錄

    電影《投名狀》系列評論文章·目錄

    懷念MJ系列文章·目錄

    Thursday, 20 December 2007

    兩個人的背包旅行·越南·目錄(包含其他自助行)


    其他自助行文章

    Thursday, 13 December 2007

    谁更应该重学法律?

    又来了,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又有一番“惊人”言论了。


    这次,纳兹里把矛头指向律师公会主席安比嘉,叫她重读法律,尤其是《警察法令》,因为发与不发准证予集会或游行是警方的责任,是在《警察法令》之下授予警方的权利,因此,安比嘉不能也不得过问。


    到底是安比嘉不懂法律还是有人公然歪曲法令?我在此不敢下一番断言。但是,我国最崇高的法律条文--《联邦宪法》在其第四条下说明宪法为我国最高法律,任何与宪法不符的法令或条文都将自动失效。除此之外宪法第十条更明确阐明大马人民有自由表达意见及言论的权利,更有在不持武器的情况下和平集会的权利。奇怪,为什么自祤对法律非常了解的纳兹里对这些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却视若无睹?


    這樣看來,错的绝对不会是安比嘉。既然《警察法令》与《联邦宪法》不相符,其条文更与《联邦宪法》维护人民基本权利的意愿大相廷径,在维护宪法及尊崇法治的原则之下,那些剥夺人民享有自由和平集会权利的法令是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法律效用的。

    因此,当看到纳兹里能如此大言不惭的说出这一番言论,能够公然合理化恶法、公然的藐视宪法所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大言不惭的歪曲事实时,突然觉得很迷惘,不知道应该要为他感到汗颜抑或是为我国广大人民感到悲哀。


    宪法,保障了我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圈定出了我国所谓的社会契约;是我国最崇高,最重要的一部法典。它不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更是实实在在的为我国勾勒出了政府架构及施政规范。如果没有宪法,根本就不会有马来西亚(马来亚)。如今,宪法可以被如此歪曲,如此不被重视,甚至可以为了一位普通官员(选委会主席)而动辄修改这至高无上的宪法。宪法的地位,又如何被维护?人民的保障到底又在哪里呢?


    奇怪,马青代表们在大会里高举宪法,更口口声声说“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为什么现在有人如此公然漠视宪法却突然又按兵不动了?

    Wednesday, 12 December 2007

    開張大吉

    唷!我終于也開了自己的部落格了!!

    越來越多投稿,文章也越寫越多;
    為了讓我的文章能夠讓更多人分享,更完整的保留下來,就開了這個部落格!

    希望大家多來支持哦!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也請多多指教。

    Wednesday, 14 November 2007

    廣開言路,富國強民

    人,做為主觀及擁有獨立思想的動物,多數都不喜歡被持有不同立場的另一方,不論是言語或行動上的直接挑戰。在許多場合,不同立場之間的互相挑戰、嗆聲大至可以 演變成兩國間的互相叫囂,對罵甚至是兵戎相見,導致戰禍四起、生靈涂炭;小至朋友之間的反目或因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這些或許都是挑戰所帶來的結果。但 是,這樣的結果,只限于那些固步自封,自以為是之徒的身上才會發生。若對心胸廣大的人來說,挑戰不只不是一項禁忌,更是其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若沒有經過 挑戰,錯的事情如何被扳倒,對的事情又如何被聲張?

    古時候,對于那些在封建皇朝之中,地位至高無上但卻心胸狹窄的皇帝來說,挑戰他就等于違抗政府、拂逆天意,是不折不扣的造反行為。龍顏大怒之下,輕則充軍塞 外全家為奴,重則人頭落地滿門抄斬。既然下場如此悲慘,那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前撲后續地冒死上書勸勉皇帝勵精圖治呢?為此而丟掉寶貴性命 的忠臣更是多不勝數,信手拈來就有方孝孺、袁崇煥、譚嗣同等。他們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搭救那些被皇帝踩在腳下的天下蒼生,千千萬萬受苦的黎民老百姓!

    當然,在古時候也有勇于納諫的賢明君主,并為中華古國創立了富強昌盛的封建大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名流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名流青史,不只是因為他 視民如子,不分華夷,更是因為它能夠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對自己的過錯絕不堅持并勇于改過。以此開創了被譽為“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使大唐成 為當時世界上最富饒強盛的大國。唐太宗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于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作風。正因為如此,許多名臣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相繼出現于朝廷之 中,為貞觀盛世起著良好的作用及重要的影響。

    而在這些名士忠臣之中,最杰出的當屬魏征。魏征不只敢直言批評天子的過失,更敢對唐太宗的錯誤施政提出挑戰,改正錯誤。魏征對唐太宗來說,不只是簡單的君臣 關系,更是亦師亦友的心交。當魏征去世時,唐太宗悲痛不已,并說以魏征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防止自己的過錯。可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聆聽各家 之言并敢于接受挑戰,國家才會興盛。反之,若是緊鎖言論,大興文字之獄,那國家將永遠注定沉淪不起。

    最近,當我國人民涌上街頭,希望向國家的最高領袖們傳達他們的信息、他們的不滿,最終結果卻換來一句簡單的“我不喜歡被挑戰”。如此回應,不只表現出了統治者們的傲慢,更顯現出了他們的心胸狹窄,嗇于接受批評的態度。


    奇怪,大馬一直高喊“能”口號。但為什么兩千五百年前的封建大唐能,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大馬卻不能?

    *此文亦刊登于《星洲日报》。

    Sunday, 11 November 2007

    好故事但却很闷的电影---《出埃及记Exodus》解密


    很好的故事。一个由女人组成,密谋杀光所有男人的组织。
    很巧妙的解释了为什么女人上厕所较久。

    整部电影,从铺排到结局都很不错。
    彭浩翔擅拍悬疑片的手法很充分的在这部电影得到了发挥。
    整部电影让人感觉很惊悚、很黑暗,但却又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感觉到身边每一个人好像都不能够信任。

    说真的,到现在看完了这部电影已经那么久了。对电影中女人杀男人的剧情还是能够感到阵阵的毛骨悚然….这部电影的气氛真是营造的非常好!!


    电影唯一的败笔就是节奏太慢了。其实节奏慢也不一定不好,但是对现今已经看惯快节奏、场面大的观众来说,看这部电影,没有睡着的应该算是异数吧!


    总括而言,这绝对是一部好片子,本人给75分,但若是不喜欢慢节奏电影的朋友,请勿花钱买罪受,看完了还要来骂我@.@

    好了,说了那么多,要进入正题了!
    这篇文章写来是为《出埃及记》解密的。上网浏览论坛,发现许多观众不了解其中的内幕及这部电影所要带出的信息,因此逐决定写这篇文章来与大家分享小弟看这部电影的一些心得。


    第一,为什么这部电影要取名《出埃及记》?根据我的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出来的概念是男人与女人从古至今不可化解的战争及冲突。就像古时候犹太人与埃及人有着因宗教上的分歧而无法化解的仇恨渊源一样(正因为如此,摩西才会带领犹太人渡过红海,走出埃及,这就是有名的出埃及记)。


    第二,一开始蛙人打人那一幕代表什么?其实这才是整部电影的轴心。在电影后半部任达华有说出来,而整个故事也就是围绕着任达华的那句话:有些事情看起来很荒谬,但是不代表现实中没有发生。因此,这整部电影带出来的主题就是荒谬,警察局里蛙人打人的荒谬及女人杀男人的荒谬。


    第三,坐轮椅的一幕。很多人不明白这一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而且这一幕还出现了三次)。其实电影里可以看到,那个残废坐着轮椅被老婆推着走的人一直想要脱掉戒子,甚至连手都被拉出血来了,这很明显想要告诉大家他很想逃离这段婚姻,逃离他老婆的控制。可是因为他残废了,所以没有办法。因此,根据电影的主题,可以很容易的推敲出来,就是他的老婆弄到他这样子,所以他才想要逃脱魔掌,想要脱掉戒子。但是很可悲且恐怖的是,他没有能力摆脱。必须一直受着折磨直到死去!


    而『出埃及记』的海报上,也可以证明以上我所说的。海报里,除了任达华的老婆蹲在他旁边之外(任达华死了),在海报的三个角落有着三个女人的双脚,如果大家用心看的话会发觉其中一个女人的裙摆就是那个推轮椅的妇女。所以这里说明了那个推轮椅的女人也是杀男人组织的成员,而她老公就是被他害的。


    第四,电影结尾任达华唱歌虐待观众耳朵的那一幕又代表什么?

    其实这一幕破解了到底是谁杀任达华的谜团。任达华最后被下毒杀害,我想大家都没有异议吧?最后一幕,在任达华的打嗝声下结束(电影一开始有提到女人杀男人组织有一种毒药是吃了之后会打100下嗝才死去)。其实任達華和溫碧霞在ktv唱歌那一段是暗示溫碧霞也是組織的成員,而藥就是他下的。最明显的就是開頭任達華唱歌時是很顺畅的(虽然很难听),但是喝了溫碧霞的水之后唱歌就不順了,一直停,好像喝醉那樣!!

    這點在電影海報中也有暗示。就像我之前所說,海報里頭有四個組織里的人,一個是任達華的老婆劉心悠,一個是madam邵美琪,一個是推輪椅的那個婦人,再來一個就是溫碧霞了!!!

    除此之外以下还有几个证据显示温碧霞是组织里的人。

    1,温跟任说没钱(在张家辉的屋里找东西是比任发现说的),可是后来她却能够给张家辉钱跑路。为什么要无端端说谎?

    2,既然温碧霞有钱,那为什么她还要去张家辉翻东西?如果不是为了找钱,是找什么?我认为她是去把张家辉所拍的那些女人杀男人证据调包(张家辉自己说他在厕所里拍了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任达华后来进去张家辉的屋子里搜查却什么也找不到。只找到了张家辉跟温碧霞做爱的录影带。这应该是温碧霞调包的(顺便可 以色诱任达华,让任达华看他们做爱的录影带,挑起任对温的性欲)。


    第五,网上很多网友认为任达华是他老婆杀的。但我认为不是。为什么?理由如下:

    1
    ,很多人說他老婆一直給任達華喝的水就是那個會打嗝的毒藥,但是那個水是一開始他老婆就給任達華喝了的,那時他們那么恩愛,劉心悠不可能要殺任達華 的。況且邵美琪跟劉心悠說她老公有外遇時他根本都不相信,證明他很愛她老公(躺在地上哭的那段也顯示出他深愛任達華)。而且任達華應該都沒有回家了,因為他已經懷疑他老婆(發現抽中獎去旅行是騙人的),而且劉這么愛任達華也应该下不了手(中國版里劉在結尾時有說他想見他老公)。所以結論不是他殺的。

    2
    ,溫碧霞如果照他所說他那么愛張家輝的話,有可能在張家輝早上才發現尸體晚上就跟另一個男人上床了嗎?而且電影里很明顯是溫碧霞勾引任達華的(如果看香港原版,溫碧霞埋怨完之后突然抱著任達華說fxck me fxck me中國版是說親我親我,馬來西亞電影院版完全cut掉這句話但还是可以看到温把大腿放到任的脚上去)。這里他性格轉變太大,所以他應該是組織里(邵美琪)派來的人。因為劉心悠不能拿阻止他老公繼續調查,所以邵美琪就拍溫碧霞去勾引任達華并组织他調查,結果成功了(任達華在溫的面前丟mp3)。

    3
    ,就是我上面所說電影结尾里面的暗示了,唱歌那段任是喝了溫的水才唱歌不順的。如果沒有這個暗示的話,唱歌那段根本就是多余的(而且任達華還唱的很難聽,簡直就是在虐待觀眾的耳朵),別忘了,唱歌那段戲可是整整唱了5分鐘那么久哦!如果沒有暗示的話,難道導演在電影完結之前發現電影太短才加入的嗎?

    所以,能够結論是任達華是被溫碧霞殺的。


    這是小弟我看了的一點心得。在此跟大家分享。《出埃及记》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另外,雖然溫碧霞及劉心悠在這部電影里面的演技都是麻麻地,但是兩位都好漂亮!!!
    溫碧霞已經一把年紀了,還是那么好看,那么驚艷。
    劉心悠更不必說了,我越看越覺得他像張柏芝!!!

    这部电影,单看美女就值回票價了!!

    Friday, 2 November 2007

    眼不见为净

    下個月一年一度的巫統代表大會又將再次蒞臨世貿中心。

    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權力架構,不同的是今年沒有電視直播了。


    正如馬華四位部長所說的:“不應播放巫統代表大會,以免播出巫統代表的極端言論,引起華社的不滿與擔憂。是的,今年巫統從善如流,馬華“協商”精神成功,巫統同意不播出代表大會了。好一個完美結局啊!


    等等,先別高興的太早。奇怪;怎么覺得如此做法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之嫌呢?到底是巫統代表們的言論讓全國人民知道是錯的,還是代表們所發表的極端言論是錯的呢?如果發表極端言論才是罪大惡極,應該被譴責的,那為什么還要截斷人民獲取信息的管道呢?怎么當權者的處理方式,竟然是把一切問題都掃入地毯里,來個眼不見爲凈,只要大家看不到就當作什么事也沒發生過。這樣的做法,如何能夠讓人接受?


    正因為政府抱持著如此想法,我們才會看到,政府能夠言之鑿鑿的說國會辯論不應直播,因為人民還不夠成熟,國會里的問政過程不需要讓人民知道,制定法律的過程議員知道就行;就算其所制定的政策受最直接影響的是民眾(奇怪,國會議員不是民意代表嗎?怎么進了國會就代表自己了?)。我們也看到,新聞自由可以一直受到鉗制,“這個不能報、那個不能出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動蕩”,這些言論不斷地出自一個又一個部長的口中,人民沒有知的權力突然也變得理所當然。別生氣,因為我們都還很幼稚,不能分辨是非黑白,所以還是不讓我們知道較好。咦,原來我們選出來的議員,全都是高人一等,智慧非凡,怪不得老查住皇宮也變得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了!如此高人怎么能跟凡人住一樣的屋子呢!


    真的很想告訴這些當權者:對不起,人民不是鴕鳥,不是把頭埋在沙子里事情就不會發生。人民擔憂憤慨的,不是巫統代表們的極端言論,而是這些言論沒有受到駁斥,沒有受到糾正,極端言論變得理所當然并被當權者接納!所以,政府應該做的,不是壓制言論自由,而更應該讓言論得以傳播,不管好的壞的,由人民來做個選擇;并不是由當權者為廣大的人民來界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應該讓你知道,什么又應該隱藏起來!!


    我想,電視不播出巫統代表大會,唯一所能帶來的“好處”,就是讓巫統代表能夠更名正言順地大放厥詞,發表極端言論,反正人民都聽不到了嘛
    !有這么好的藉口,相信今年的巫統代表大會,必然火花四濺,精彩非凡啊!可惜,無緣觀賞了...

    Thursday, 27 September 2007

    为回教学生会不值!!

    今天,到宿舍吃饭,无意间看到了蓝派的传单。发现蓝派所用的抹黑手段越来越无耻,也越来越离谱。

    大家别以为,我会那么说是因为他们在抹黑小弟我或是新青年协会。大家都错了,其实他们抹黑的对象是回教学生会,也就是马大算是有名的PMIPersatuan Mahasiswa Islam

    蓝派的整份文宣,字不多,内容却很具耸动性!大标题一开始就打着巨大、显眼的“PMI=Yahudi”标题,内容更是直接告诉大家PMI是犹太人的代理,收取犹太人的金钱,出卖马来西亚的利益。整份文宣的目的就是企图要告诉大家回教学生会是犹太人在大学内的代理,希望挑起友族对回教学生会的仇视。

    其实,跟大多数的学长学姐一样,已经熟悉了蓝派抹黑手段的人应该不会为此而动气。因为对蓝派如此无耻的抹黑手段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这次我觉得我真的不应该因为事不关己而抱持沉默或许,许多人正因此而错误理解,或是因为三人成虎而信以为真,那对回教学生会就太不公平了。

    还记得,之前蓝派抹黑回教学生会的手法是指控他们为回教党的代理,企图把大学回教化。没想到才一转眼,回教学生会就变成了犹太人的代理。如此突兀的就把两个绝对对立的身份而转换,说真的,我对蓝派的创意还真是有点佩服。不过他们为了达致自身目的而多么不择手段;连这么离谱的事情也能捏造,多么无耻,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提到回教学生会,想起了一件事,到现在还一直铭记于心。在此跟大家分享:一年前,其实小弟我对回教学生会也存有戒心,认为他们是类似恐怖分子的极端人物。可是,一件事,让我对他们完全彻底的改观。记得去年校园选举算票当晚,许多人,包括蓝派青派的支持者都等在Auditorium KPS外面,只要算票一有结果,就能进入里面听取成绩汇报。当门一打开,大家都涌着进去时(蓝青从不同的两个门进入),PMI的朋友并没有如其他人般,一股脑地争先恐后进入。反而,他们却让我们这些属于少数的华人首先进入,结果我们30几个人进入了都有位子坐,而他们一大部分人却因为内里已经满了而进不来他们对我们的尊重,对我们的礼让,到现在我清楚记得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许多事,需要自己去体会去了解

    这才是最真实的不要人云亦云

    Wednesday, 26 September 2007

    人民不是老板?部长是?

    首席大法官不需要向媒体解释,因为媒体不是他的老板
    我有权力知道(法官的解释),因为我是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长
    以上两句谈话是由尊贵的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前天的谈话(详情可见9月27日的报纸)。身为法律系二年级的学生,听了部长的这一番话之后,不知道其他人怎么认为,但我真的由心而发地为他感到汗颜!这些谈话充分显示出,掌管我国重要部门、也曾经是职业律师的纳兹里对民主、对司法的无知及愚昧。
    媒体,或许真如纳兹里所说的不是大法官的老板。但媒体可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机构。若大法官真如纳兹里所说不需要向媒体解释,那是不是意味着大法官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需要向人民负责?大家别忘了,在大马,司法可是唯一能让民众伸张正义,对政府的不公提出上诉的唯一管道。若这唯一的管道都不需要向人民负任何责任,反而趋炎附势;那大马的子民,还有希望、还有明天吗?
    再来,纳兹里更进步一步告诉我们法官只需要向他,及正副首相解释就足够了。真荒谬!为什么身为司法首长的大法官需要对一个行政机关的部长解释及负责?民主国家的最基本理念;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互相制衡,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司法也并不隶属于行政之下,为什么司法机关却要向行政机关解释呢?司法机关真正要服务及解释的对象可是我国最高元首及广大的人民啊!
    到底是部长根本不了解三权分立的内涵,还是故意装着不了解?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只有三权真正分立;三权才能够互相制衡,人民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而民主才能得以彰显。所以,我们看到昨天大批的律师,讲师,学生等冒雨走的“公正之行”,为的只是希望政府能够正视司法的独立性,希望政府能够检讨1988年的司法危机事件,希望遴选法官不是再由行政首长(首相)主导,希望直接负责于元首的司法委员会得以成立……其实,这种种的要求还不就只是要把司法独立于行政之外!!当缅甸的人民,正在向着独裁政府要求民主、要求三权分立,难道我国政府还看不到缅甸政府的前车之鉴吗?失去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政权……最终,必然是走向独裁!
    希望我国政府能够正视人民的要求,实行真正的三权分立,只有这样,我国才有未来, 人民才有希望!

    *此文亦刊登于《星洲日报》。

    Sunday, 29 April 2007

    批判主義式的批判

    有幸拜读了政治观察员、前民政党党工谢清发于424日在《东方日报》发表的文章(《不懂政治的政治童子军》),心中有些闷气,觉得不吐不快。
    首先,谢君声称林冠英不管在之前担任社青团团长或现任秘书长时,都在领导着一群“不通世故,不懂政治为何物及不实际与充满幻想”的童子军。如此劲爆的说法,让我们看看何谓谢君所指的“不通世故、不懂政治为何物及不实际与充满幻想”的童子军。
    从头到尾,谢君所说的“一群”其实也就只得一位黄伟益,所给予的理由更是极为牵强。一开始,他说黄伟益大言不惭的地向许子根挑战,就是一位不自量力的童子 军。很明显,谢君对任何向槟州首席部长的挑战都会嗤之以鼻,认为不自量力;除非,是同样身为反对党重量级领袖的挑战。但是政治的竞选就真的只是单纯的强强 对话吗?或是更需要策略及战略的考量呢?还是谢君所要的就是:要嘛就派强人,要嘛就放弃,其余的都不管?政治如果真是那么简单就好了!我看是谢君把政治看 得太浅了吧。其实,黄伟益的高调挑战,不只施加极大的压力于许子根(第一次身为领军人物,必须胜的漂亮)、更造成他必须谨慎应战,进而牵制其到全国各地助 选的能力,对反对党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这又何来谢君的童子军之说呢?再说就算黄伟益当真输得一败涂地,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若是他能成功拉 低许子根的得票,就能让许氏感到面上无光了。如此便宜的买卖,不做才真有点不切实际啊!
    除此之外,谢君跟进一步批评黄伟益对拿督赛胡申阿拉达斯博士的推崇,并指出赛胡申博士因后来的退出民政、加入其他政党就不应该如此被黄伟益崇敬。谢君如此 说法,是不是有点数典忘祖、忘恩负义之嫌呢?照谢君看法,巫统创党元老拿督翁加法也不应该如此被巫统甚至是全国人民赞扬了吧?但是为何拿督翁的贡献却明确 记载在历史中,并且也不见任何巫统党员如谢君般否定赛胡申博士,公然否定他的贡献呢?谢君如此说法,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认同吧。
    再来,看看谢君对民政党加入国阵的看法。其认为只要有利可图,加入国阵并无不妥。但是他却没看到一开始的民政创党理念及反对种族政治的原则。君子不因小利 而弃大义,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必我在这里明说了吧?而坚持原则,不愿背弃槟州人民的赛胡申博士却再次被谢君痛斥为书呆子,不愿接受政治现实之流。政治现 实,在谢君眼中就只是同流合污、谋取利益。怪不得,在谢君看来,不因小利而奉迎权贵、坚持自身立场的先贤,却变成了不通事务之人;反而那些专职奉迎权贵、 获取利益、见高就拜,见低即踩之人却变成了必须顶礼膜拜的“政治圣人”。如此圣人,相信除了谢君之外的常人绝对是宁可不要的。
    谢君痛批了林冠英及黄伟益后,还意尤未尽,连带批评了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谢君看遍了林吉祥近二十几年的州议席战绩却为何偏偏独漏了1990年 单挑当年首席部长林苍佑的气概呢?谢君专评利于民政的事迹是不是有点不太公正呢?还是立场一开始就已经不够客观专业有欠公正呢?况且,发动丹绒战役的出发 点是为了执政槟州但却又被谢君贬低为“教训”及“追杀”许子根,这样乱扣帽子,好像也有点太明显了吧。这样有欠客观、公正的论述又要怎么来说服大众呢?

    最后,谢君更给行动党下了个除了蛮干,还多了个童子军政治的结论。蛮干,定义上来说可以是勇往直前、不畏强权的打压。行动党在我国政治现实,党政不分,公 器私用的国阵面前,除了勇往直前争取权益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呢?难道要妥协依附在执政党之下,追求那先退了一百步的协商机会吗(机会而已,还不一定有)?平 等,不是人生而有之的权力吗?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现在的国阵政府难道还不够有权力不够腐败吗?不勇往直前争取,难道是要妥协助长吗?

    末,谢君通篇有欠公平的言 论,实在真让人有点不敢恭维。

    此文亦刊登于《东方日报》。

    Tuesday, 10 April 2007

    生意不好要人搬店?

    各位要是是住在十二宿舍或是经常到十二宿舍价廉又物美的饭档吃饭的朋友们应该都发现到最近十二宿舍的食堂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吧?没错,就是在走廊旁的Maxis手机店突然搬走了!大家可别误会以为这家手机店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哦,其实这家手机店(姑且称为A手机店)还正在营业中,只不过搬到食堂右手边,搭几个棚子,在一个日晒又雨淋的角落继续营业罢了。

    真奇怪,怎么一个好好,又正中又凉爽的地方不要,却偏偏要搬去一个地点又不策略,又“露天”的地方去营业呢?难道老板嫌在食堂内开店太舒服而要搬出去吃 吃苦?还是老板认为生意太好不想赚那么钱而搬走赚少点呢?还是老板有自虐倾向?看来看去,都觉得这个老板脑壳好像有点烧坏,应该去看看医生了!一问之下才 知非也非也,老板既非白痴也既非无聊,而是又是本末倒置,官僚圣地的十二宿舍管理层所干出来的好事!!

    被迫搬迁就只因为并排的另一家由友族经营的手机店(B手机店)生意不好,认为是因为此家由华裔经营的A手机店抢了他的生意而向管理层要求,更荒缪的是十二宿舍“英明”的管理层竟然也真的付诸行动,强迫人家搬迁到一个根本就不适合经营生意的地方!公平竞争,最简单的四个字,他们却也不懂。

    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不是因为歧视,因为拐杖文化,根本就看不出其他理由。自己生意不好,要如何怪人呢?如果说是因为华裔的生意都被垄断了,那难道十二宿 舍没有马来同胞吗?马来同胞的数目不是比华裔还高吗?种族是购物的指标吗?如果是,那马大附近的嘛嘛档应该倒完了吧?根据本人观察,事实是不管华裔或马来 裔的顾客多数都光顾A店而舍B店。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身为顾客,选择的依据还不是对商家的最根本需求,服务态度和经营方法吗?自己做的不好,又如何能怪别人做得比自己好呢?这让我想起了广东话里的一句俚语:拉不出屎,怪地硬。虽然这句话有点粗俗,但正是这件事情上最好的写照。

    其实,这一类的事情,在马来西亚已经见怪不怪了。成绩不好,进不了大学就制定个固打制;股权少,经济领域薄弱就来个上市公司必须最少由土著持有30%股权;没有竞争力,就来个政府工程只限土著投标;如此不公平,歧视的政策要我们怎么接受呢?如果这样不公平的政策持续下去,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可是我们却一直逆来顺受,就像在温水里的青蛙,结果一定是被热水煮熟的。

    共勉之。

    Sunday, 25 February 2007

    五岳剑派再现马大校园

    在马大求学了将近八个月,发现原来马大里也有个五岳剑派,没错!就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笔下《笑傲江湖》里的五岳剑派,后来更合并成五岳派,声势可不下于少林武当哦! 大家先别奇怪,说小弟我读书读疯了,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扯在一起!且先听小弟我娓娓道来……. 五岳剑派嘛,就是江湖里的那个“名门正派”,行事“光明磊落”,“锄强扶弱”,端的是“侠骨仁风”啊!而此等名门正派里,最出名的就数“君子剑”岳不群……哎呀,还有还有,怎么能忘了“嵩山派十三太保之首”五岳剑派左盟主,左冷禅呢!! 说到这里,就觉得五岳派活脱就是马大里的那个“阿斯比拉屎”嘛!会不会是金庸先生来过马大得到的灵感呢?嗯……不会不会,金庸先生写《笑傲江湖》时马大可还不是这样子的(当时可“还”是世界名校哦!),我看只是事有凑巧吧!! 太远了太远了,回到正题。说它们俩象嘛,因为一开始小弟我进来马大时,在迎新周里就被灌输了“阿斯比拉屎”是名门正派,是“侠义道”是“正义的”是…等 等等等!所以嘛,我们这些大学生新鲜人,可不能“误入歧途”跟那些“魔教”的旁门左道之士交往,不然来个身败名裂还不够,说不定还会象刘正风般金盆洗手不 成,反而惨遭灭门啊! 当时啊,听着这些“名门正派”,岳不群左冷禅们的话,每天还被逼着喊歌颂“名门正派”的口号,我还真如令狐冲般认为那些“魔教”中 人,个个是十恶不赦,应该拿去砍头的大奸大恶之人啊!结果,我就又如令狐冲般,万般感动,希望能承续师傅“岳不群”的大统,把那些“邪魔歪道”个个赶尽杀 绝,片甲不留! 结果啊,当迎新周过去了,“师傅”们不在身边要自己去闯荡江湖了,才发现,原来“魔教”并不是“师傅”们口中说得那样的(正如令狐冲遇见竹 林婆婆般才发现魔教原来也不坏)! 小弟我看到,经历到的跟师傅们口中说的可是十万八千里!我看到“魔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会,被“名门正派”说成魔教,就只因为不愿跟他们同流合污。 我看到 “魔教”是为了保卫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的学会,却也被他们当成是极端主义分子。我看到他们说只要你不支持我们就甭想住宿舍(好民主!)。我看到他们的学生 代表能住五星级酒店。我看到他们用学生省吃俭用留下来缴交学费的钱堆砌出来的“红包晚会”。 我看到原来他们认为只要马来人做司仪印度人做财神种族就突然团结了。我看到了许多许多的岳不群左冷禅。我看到了很多很多……… 这,就是我在马大看到的五岳剑派——“阿斯比拉屎”。 希望马大能如《笑傲江湖》的结局般有拨乱反正的一天。 共勉之。 *此文亦刊登于《东方日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