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為主觀及擁有獨立思想的動物,多數都不喜歡被持有不同立場的另一方,不論是言語或行動上的直接挑戰。在許多場合,不同立場之間的互相挑戰、嗆聲大至可以 演變成兩國間的互相叫囂,對罵甚至是兵戎相見,導致戰禍四起、生靈涂炭;小至朋友之間的反目或因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這些或許都是挑戰所帶來的結果。但 是,這樣的結果,只限于那些固步自封,自以為是之徒的身上才會發生。若對心胸廣大的人來說,挑戰不只不是一項禁忌,更是其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若沒有經過 挑戰,錯的事情如何被扳倒,對的事情又如何被聲張?
古時候,對于那些在封建皇朝之中,地位至高無上但卻心胸狹窄的皇帝來說,挑戰他就等于違抗政府、拂逆天意,是不折不扣的造反行為。龍顏大怒之下,輕則充軍塞 外全家為奴,重則人頭落地滿門抄斬。既然下場如此悲慘,那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前撲后續地冒死上書勸勉皇帝勵精圖治呢?為此而丟掉寶貴性命 的忠臣更是多不勝數,信手拈來就有方孝孺、袁崇煥、譚嗣同等。他們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搭救那些被皇帝踩在腳下的天下蒼生,千千萬萬受苦的黎民老百姓!
當然,在古時候也有勇于納諫的賢明君主,并為中華古國創立了富強昌盛的封建大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名流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名流青史,不只是因為他 視民如子,不分華夷,更是因為它能夠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對自己的過錯絕不堅持并勇于改過。以此開創了被譽為“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使大唐成 為當時世界上最富饒強盛的大國。唐太宗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于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作風。正因為如此,許多名臣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相繼出現于朝廷之 中,為貞觀盛世起著良好的作用及重要的影響。
而在這些名士忠臣之中,最杰出的當屬魏征。魏征不只敢直言批評天子的過失,更敢對唐太宗的錯誤施政提出挑戰,改正錯誤。魏征對唐太宗來說,不只是簡單的君臣 關系,更是亦師亦友的心交。當魏征去世時,唐太宗悲痛不已,并說以魏征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防止自己的過錯。可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聆聽各家 之言并敢于接受挑戰,國家才會興盛。反之,若是緊鎖言論,大興文字之獄,那國家將永遠注定沉淪不起。
最近,當我國人民涌上街頭,希望向國家的最高領袖們傳達他們的信息、他們的不滿,最終結果卻換來一句簡單的“我不喜歡被挑戰”。如此回應,不只表現出了統治者們的傲慢,更顯現出了他們的心胸狹窄,嗇于接受批評的態度。
奇怪,大馬一直高喊“能”口號。但為什么兩千五百年前的封建大唐能,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大馬卻不能?
*此文亦刊登于《星洲日报》。
0 评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