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中的其中一座大佛。
雲岡石窟不同於之前我們去的另外兩個時刻(大足和龍門),都非常大氣,雕刻出來的佛像大多是巨大的站佛或坐佛。
從雲岡石窟回來之後,馬上在Facebook upload了這樣一個status:『中國四大石刻(全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沒去,不敢妄下評論;剩下的,每一個可用以下兩字概括:雲岡石窟是“大氣”,大足石刻是“精緻”,龍門石窟是“感慨”......』
“大氣”,確實非常適合用來形容雲岡石窟!
這一篇寫的是7月18、19日兩天的遊記。這兩天是我們這一次中國背包旅行的第41和42天。
兩天連在一起寫,是因為18日早上(11點多)我們就乘搭火車前往大同了。大同距離平遙雖然只有386km,但坐火車卻花了我們8個小時的時間,到了晚上八點多才抵達大同。到了大同可以說是噩夢的開始(有點誇張@.@"),因為這裡的公安檢查都比較嚴,所以大多數賓館或招待所都不敢接收我們這些外籍旅客(中國明文規定,要三星級以上賓館才可以接待外賓);結果我們兩個人就這樣背著大背包走了近一個小時才終於找到一間可以招待我們,價錢又還可以的賓館!真是累死了人啊!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就照計劃前往我們這一次來到大同的最主要景點,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大同雲岡石窟了!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主要是在北魏文成帝(西元460年)時,由曇曜禪師來主持興建,直到北魏遷都洛陽(494年)為止,總共耗時了34年的時間。現存石窟總長東西綿延1000餘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精美大氣,是北魏雕刻藝術的最佳體現!
從石窟回來之後,看時間還早,我們就在大同市區轉了一圈(走了九龍壁、善化古寺、鐘樓等市區內的景點)。旅途中我們遇到了兩位來自意大利的女生,所以也一起結伴的走了一下~
好啦,接下來又到看照片的時間了:
元代仍名普恩寺,並頗具規模。元史記載,曾有四萬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會,作佛事活動。明代又予修繕,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稱今名善化寺。寺亦為官吏習儀之所。因此可以說如今寺中多為明代建築物,但卻依然還保持著辽金的建築風格。
善化寺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整個佈局唐風猶存。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坐北朝南,漸次展開,層層迭高。前為山門,中為三聖殿,均為金時所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台之上。其左右為東西朵殿。東側為殊閣遺址,西側為金貞元二年所建普賢閣。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寺院。
*ps:這篇文章本來早就應該在四、五天前就寫了。托了那麼久才寫,是因為我們離開承德之後,連續三天都無發上網(住在農村裡),而來到了泰山之後(現在就在泰山),這裡網絡的上載速度又特別的慢(經過Speed Test測試之後,發現上載的速度是1,400kb,但下載卻只有區區的8kb /.\),所以直到昨晚都還上載不了照片!今天終於上載了,是因為把照片再縮小了一個檔次(web page檔,只有幾十kb),所以照片會比之前的模糊一點~
攝於大同市火車站前廣場。
前往雲岡石窟的小路,塵土飛揚!
因為兩邊沿街都在修建旅遊設施,所以空氣素質非常的差,走過這條街,就像在沙漠中走了一圈,滿身都是塵土!
要是修建好了,應該會非常富麗堂皇和壯觀,不過到時,肯定有是到了門票起價的時候了!
(現在都已經很貴了;學生票50、普通票100。等到修建完了之後,普通門票會起價到至少130元~)
雲岡石窟入口。
經過一個小門,就到了一個一個石窟的山壁啦。
這一尊是整個雲岡石窟裡造像最高最大也是最精美的大佛(第5號佛窟),有17米高,保存得非常完好!
宋代的時候,為了特被保護這一尊大佛,當時的封建政府還特別在石窟外依山建了一座大亭子,若是從石窟外邊來看的話,就像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宮殿式建築物;根本就看不出是一個大佛窟。
佛窟內部一景,雕刻基本都保存完好,非常值得一看!
千年時刻,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上面這是佛窟的守護神造像。
合照。
後面的山壁就是一整個雲岡石窟的全景啦!
大佛旁邊都是精細的雕刻。
不管是超大型、大型、中型還是小型的石雕,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門梁上的雕刻。
已經剝落了一小部分的大佛面相。
連佛窟入門口旁的石壁都有小佛像的雕刻。
另外一尊大佛像。
終於有一張我的照片啦!
背後都是一尊又一尊的大佛,不管從哪一個方向看去,雲岡石窟都是非常的宏偉壯觀。
絕對是我們已經參觀過的三大石刻之首!
合照。
從另一個方向看去,有時另一番風味。
鼻尖對鼻尖,在烈日下試了好多的角度才好不容易拍到這一張照片!
唉,不知道又黑了多少了!
烈日下的石窟。
大同市區的九龍壁。
九龍壁是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並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因此把王府建於大同市區最繁華的中心部分。這一幅九龍壁,就是當年修建王府時的照壁。
攝於善化古寺的三聖殿大門前。
善化古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713年-741年,正確的年份已經不可考)。玄宗時善化寺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改名大普恩寺。遼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寺中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金初,該寺上首圓滿大師主持重修。自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
元代仍名普恩寺,並頗具規模。元史記載,曾有四萬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會,作佛事活動。明代又予修繕,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稱今名善化寺。寺亦為官吏習儀之所。因此可以說如今寺中多為明代建築物,但卻依然還保持著辽金的建築風格。
善化寺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整個佈局唐風猶存。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坐北朝南,漸次展開,層層迭高。前為山門,中為三聖殿,均為金時所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台之上。其左右為東西朵殿。東側為殊閣遺址,西側為金貞元二年所建普賢閣。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寺院。
寺內還保存著泥塑,壁畫,碑記等到珍貴文物,其中金代泥塑造型優美,個性突出,特別是二十四天王像,它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裝,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紗衣華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著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極富感染力。堪為國之瑰寶。
上面這張照片就是主殿中的精美佛祖雕像,氣勢非凡。
其他同系列文章:
神州大陸背包遊·心情記事1(深圳)、2(深圳-香港)、3(香港)、4(香港-澳門)、5(澳門)、6(澳門-珠海-桂林)、7(桂林-漓江-陽朔)、8(桂林-昆明-麗江)、9(麗江古城)、10(麗江古城-白沙古村-束河古鎮)、11(麗江古城-長江第一灣-虎跳峽-月光古城-松贊林寺-香格里拉)、12(香格里拉-石卡雪山-丛古草原-雪印金江-麗江)、13(麗江-成都)、14(成都)、15(九寨溝)、16(九寨溝-綿陽-廣漢三星堆-成都)、17(成都-峨眉山)、18(峨眉山-樂山)、19(樂山-重慶)、20(重慶)、21(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22(大足-北山石刻-重慶)、23(重慶)、24(重慶-西安)、25(西安-臨潼)、26(西安)、27(西安-乾陵-寶雞法門寺)、28(西安-咸陽)、29(西安-洛陽)、30(洛陽)、31(洛陽-龍門)、32(洛陽-平遙)、33(平遥)
0 评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