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ds(感謝您的每一個廣告點擊)

Wednesday 24 November 2010

神州大陸背包遊·心情記事55(南京)-遊覽尊敬的中國國父 孫中山陵墓及朱元璋明孝陵

在中國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最高點上往下俯瞰,除了“宏偉壯觀”,我想不到其他形容詞了。
請原諒我詞語的匾乏。

10/7/2010,第六十三天。南京第二天。

首先還是要再次感謝佑強。佑強借給了我們類似“年卡”的南京旅遊卡,讓我們一分錢都不用花就進入中山陵和明孝陵,剩下了幾百塊人民幣的入門費用,真是太感謝了!

回到正題。來到南京的這幾天,幾乎天天都下起傾盆大雨,影響了我們的行程。所以在南京的這四天,其實我們去的地方不多;因為下雨的關係,大多數時候都呆在溫暖、舒服的佑強家(再次感謝^^),也順便當做是休息休息吧。話說回來,在我們這一次背包旅行的尾聲階段,我們倆好像都變得越來越懶散,想必是走得太久了吧。這是後話。

而我們在南京的第二天,同樣也下起大雨。在中午時分剛一抵達中山陵,雨水就傾盆而下。還好我們早有準備,雨衣雨傘一應俱全,才不會落得個落湯雞的下場。但不管怎樣,還是極大部分的影響了我們的行程,打亂了我們原先的計劃。(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體驗到南京著名的“火爐”熱力,只有下雨前有些悶熱,其他時候都還好~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本來我們的plan是先到南京古城牆中保存最完好、最壯觀的城門--中華門去的,然後再到中山陵向 孫中山致敬,過後在前往明朝開國布衣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之後就到南京故宮遺址及曾經在衛斯理小說中出現的雨花台看看。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結果這一天我們就只去了中山陵、明孝陵和故宮,中華門變成只是“經過”吧了:

中華門旁的城牆。
這一片城牆,不知述說著多少的歷史...
當年就是這一片城牆延緩了日本蝗軍攻陷南京的步伐。

中華門的遠景照一張。
在我們的計劃,本來是要“爬”上中華門的。
可是來到這裡時,一看天色迅速地暗了下來,而且中華門的門票很貴,且不包含在“年票”當中,所以為了不要浪費入門票,而且古城牆古城門已經看了不少,所以我們就決定在下雨之前先趕往對我們吸引力更大的紫金山。

因為山上種滿梅花,因此紫金山也被稱為梅花山,是做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左右風水最好的寶地。為此,可想而知這裡肯定有許多皇親國戚、大臣巨賈的陵墓,但如今剩下的、還存在的、還能夠被看到的就只剩下三國時吳國的孫權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和中國國父 孫中山的中山陵了。為何?待我容後解答

中山陵入口處的花崗石牌坊。
牌坊上有 孫中山手跡的“博愛”兩個金色大字,讓人肅然起敬。

從這裡開始,就算進入中山陵的陵區了。
檢查入門票的就在這一個牌坊之後,以我們的“鎮定”和“演技”,當然有驚無險的順利“混”入中山陵啦。
(素雯用的是佑強女友的年卡)

過了牌坊就是墓道了,走過一小段道路,經過了以青色琉璃瓦為頂的陵門(陵門上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就到了照片中的背景--碑亭了。

碑亭中的石碑書寫的就是這幾個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
旁書: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根據傳統,帝皇將相或是有功績的人物的碑上都會寫下此人的攻擊及當世評論。
但 孫中山的碑上沒有,因為當時的 孫中山葬事籌備處認為 中山先生的思想和功績並非文字所能概括之所有,故不刻碑文,轉而以下葬日期為記。

另外說一說,因為 孫中山當年以袁世凱保證清帝退位為條件,答應薦袁以自代,辭去臨時大總統,由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所以 中山先生是以國民黨總理的名義下葬的。

中山陵的石階很長,爬得超累人的!
而且配上悶悶的天氣(下雨前的超級悶熱,南京貴為四大火爐,應該就是在於這一點吧,還好只是一小段時間~)!

又是這張照片,從祭堂往下看,風景真是很美。
大地就在我們的腳下!

上面說了石階很長,但到底有多長呢?
算了一算(其實是上網找的啦),總共是有八個平台,392個石階。

392是怎樣一個概念?
吉隆坡的朋友,如果Batu Caves黑風洞的石階(這真是親自算過,從一開始的鐵拉門到第一山洞,總夠有196個梯級,不包含山洞內的梯級)就讓你望而生畏氣喘如牛的話,那只不過是中山陵的一半吧了!

以示對 孫中山的尊重以及尊敬,所以在祭堂/靈堂內並沒有攝影。
就只是拍了這一張祭堂頂部由琉璃所排列出的國民黨標誌。
除了之前提過的民國總統府,這裡是另一個少數能夠讓青天白日滿地紅公開展示的地方。

差點忘了說,祭堂內部的四面牆壁上都寫滿了 中山先生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闡述了 孫中山的建國理念。
在祭堂正中則有一座高逼真嚴肅、高4.6米的 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
彷彿 中山先生並未離世,還在看著這一片革命尚未成功的土地。

祭堂外觀。
點擊照片放大來看就會清楚地看到三道拱門之上有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
而在最高的門楣之上,則刻有 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

祭堂後面有一些說明,可以看到當年中山陵的建築過程及經過等等。
上面的一張照片就是當年 中山先生的棺材被抬上山的那一幕。

看完了中山陵之後,我們就乘坐紫金山的短途巴士,前往另一個景區--明孝陵了。

一進入明孝陵進去就看到這一個明孝陵博物館。
進入這裡是不需要門票的,到後面的陵墓去才要~
既然不用門票,我們當然進去看咯~不進白不進嘛!
(不過我們有“年票”,如無意外也是不用門票的)

明孝陵城門上的石刻。

介紹一下明孝陵。
明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其中一個最大的帝王陵墓,佔地非常廣闊,總共有超過5,000平方米,單走一圈就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博物館內一景。

小小四方城中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
這一個碑由明成祖朱棣所見,顧名思義,就是為父親歌功頌德的石碑啦。
石碑非常高大,目測絕對高過兩層樓(看了這麼多皇陵,不得不說皇帝的石碑真是都非常高大~尤其是漢武大帝的泰山無字碑)

明孝陵神道上的其中一隻神獸。
明孝陵神道保存良好,無論是完好程度或長度與北京的十三陵神道相比絕對是不遑多讓,而且這裡的神道是L字形的,非常非常長,每次以為要走完了(因為終於看到盡頭了)卻沒想到就只是轉個彎吧了。

神都的盡頭就是上面這張照片啦。
欞星門,進入這一個門就等同於進入到整個陵區的中心部分--埋葬朱元璋的地方了。

治隆唐宋碑。
值得一提的是此碑乃康熙皇帝手書。碑高3.85米,寬1.42米。

不感到奇怪嗎?清朝皇帝幹嘛為明朝皇帝立碑?而且還是一個如此讚譽的碑?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了康熙皇帝的務實和雄才大略。不愧為百年難得的英主。

先說一說 “治隆唐宋”的意思。治隆唐宋就是說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在他的統治之下國家遠遠超過了這兩位漢人著名皇帝的時代。而作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詔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禮。 “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渴陵時所題,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南織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藉此籠絡人心,以緩和漢滿矛盾,加強其統治。要知道當時的清朝入關時間不久,反清復明的起義還是此起彼伏,康熙這一手籠絡人心的手段,做的實在是漂亮啊!

明孝陵一景。
唉,看到這些梯級就想起了我的“慘痛經歷”。
當時我們來到明孝陵時已經開始下雨,地上非常濕滑,而且明孝陵鋪在地上的全是有超過七百年歷史的青石板路,硬是把濕滑程度提高了兩個層次.....而我就在這裡,下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個四腳朝天/.\
現在想起來,屁股還是在隱隱作痛啊!

明孝陵最重要的建築物,寶頂明樓。
明樓後邊就是埋葬朱元璋的地方了。

穿過明樓底下的這一個隧道,感覺就像走向地底。
讓我想起了在西安和北京進入陵墓地宮的情況~感覺真是超級陰森的!

明樓前留影。
看我手上拿著雨傘,當時還在寫著毛毛雨的。

孫權墓的石牌。

上面一開始提過紫金山是風水寶地,本來有許多王公大臣的陵墓,但是如今只剩下朱元璋、孫權和近代 孫中山的陵墓,其實原因還蠻有“趣”的。話說朱元璋看中紫金山並決定在此建陵了之後,為了避免其他人與他在當朝的真龍天子“爭奪地盤”,因而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所有在紫金山下的陵墓都給挖走,而當挖到孫權墓之時,朱元璋說了一句“孫權是條好漢,留下他為我守陵”,就因為這個原因,孫權墓就這樣被留下來了@.@""

身為三國雄主之一的孫仲謀,不知道地下有知聽到朱元璋這一番“守陵論”是怎樣的一番感想~

孫權墓旁怪模怪樣的書。
樹枝看起來彷彿就是把手張開一般!

孫權墓一景。
孫權雕像前留影。
其實孫權墓經過近兩千年的歲月洗禮,已經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了。
若是沒有現代人的這一個雕像,還有幾個描繪孫權生平事蹟的壁畫,想必埋葬這一代驕雄的地方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知道了。

南京故宮遺址公園的辦事處。
這當然是後來重建的,都說是“遺址”了,剩下的當然只是廢墟了...
唉,明朝最原本的宮殿就這樣子看不到了,否則想必壯觀程度是絕對不會低過北京故宮的!
(不過若是比佔地南京故宮就真是小多了,畢竟當時國家才剛剛建立啊!)

整個故宮剩下的就只是地基了...

方孝孺血跡石!!!!!!
這塊石頭上面有方孝孺的血血跡!!!

各位或許不知道,我最喜歡的其中一位古人就是方孝孺。這裡就簡短地介紹一下方孝孺吧。
要談方孝孺,就要談一點明朝早期的歷史。話說朱元璋創立成功驅逐蒙古人,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後,定都南京。
而他的眾多兒子,除了最疼愛喜歡的四兒子朱標被封為未來能夠繼承大統的皇太子之外,而剩下的其他兒子大多都被封到各地去做藩王。其中一位就是被封到燕地的燕王朱棣。

後來朱標在老豆還未去世,未能繼承皇位之前就已經撒手歸西。
朱元璋在悲痛萬分的情況之下,為了彌補傷痛,竟然繞過自己的眾多兒子,直接把朱標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稱為明朝第二位皇帝的建文帝朱允文。朱元璋的這一手“愛屋及烏”的“越級調升”也未免玩得太過過火了,弄得他的所有兒子都大為不滿,尤其是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當然,當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沒有人敢公開的發出不滿的聲音,但在朱元璋百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駕崩之後,朱允文即位,史稱為為建文帝。建文帝為了剪除尾大不掉的藩王實力,就接受謀臣們的建議,實行削藩。而這一動作就給了伺機而動的燕王朱棣一個發難的契機,靖難之役(也被稱為靖難之變)就這樣發生了。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揮師南下,勢如破竹的攻入南京,建文帝則在城破的那一天不知所終,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之中(而後的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

歷史說完了。方孝孺呢?方孝孺是建文帝朝中的一員大臣,也是當時著名的大儒,在社會上擁有極高的聲譽。
當朱棣成功攻入南京、竊取大寶了之後,當時朝中所有大臣幾乎都導向新任主子,對其歌功頌德,除了方孝孺。
朱棣為了得到讀書人以及士人的支持,極力拉攏方孝孺,並要他寫一篇歌頌燕王功績的文章,但有骨氣的方孝孺卻偏偏寫了一篇痛罵朱棣篡位的文章,把朱棣罵得個狗血淋頭,而這一篇文章,也讓方孝孺踏進了墳墓。

後來,方孝孺被腰斬於南京聚寶門外。
有一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腰斬的人並不會馬上死去,因為人體的重要器官的在身體的上半部。
而方孝孺在被腰斬了之後,就以手撐地,用自己身上的鮮血下了整整12個半的“篡”字才在極大的痛苦中斷氣死去(想想看“篡”字有多少比劃),用盡了最後一分力氣來嘲笑朱棣!

威武不能屈!

遺址公園的另一面。

南京故宮僅剩的一段城門。

呼~終於寫完了!
好久沒有寫遊記了,快兩個月了吧!
這一篇寫得很長,用了很多心思,希望大家喜歡!

其他同系列文章:

神州大陸背包遊•心情記事1(深圳)2(深圳-香港)3(香港)4(香港-澳門)5(澳門)6(澳門-珠海-桂林)7(桂林-漓江-陽朔)8(桂林-昆明-麗江)9(麗江古城)10(麗江古城-白沙古村-束河古鎮)11(麗江古城-長江第一灣-虎跳峽-月光古城-松贊林寺-香格里拉)12(香格里拉-石卡雪山-丛古草原-雪印金江-麗江)13(麗江-成都)14(成都)15(九寨溝)16(九寨溝-綿陽-廣漢三星堆-成都)17(成都-峨眉山)18(峨眉山-樂山)19(樂山-重慶)20(重慶)21(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22(大足-北山石刻-重慶)23(重慶)24(重慶-西安)25(西安-臨潼)26(西安)27(西安-乾陵-寶雞法門寺)28(西安-咸陽)29(西安-洛陽)30(洛陽)31(洛陽-龍門)32(洛陽-平遙33(平遥)34(平遙-大同)35(大同-渾源)36(大同-呼和浩特)37(呼和浩特-希拉穆仁)38(希拉穆仁-鳴沙灣-呼和浩特-北京)39(北京)40(北京2)41(北京3)42(北京4)43(北京5)44(北京6)45(北京7)46(北京-承德)47(承德)48(承德-石家莊-平山)49(平山-石家莊-濟南-泰山)50(泰山•日出)51(泰山•上)52(泰山•下)53(曲阜)54(泰山-南京)

2 评论 Comments:

Hello 吉蒂 said...

簡单明了!不沉悶的游記介绍,讚!

ANG said...

多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