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ds(感謝您的每一個廣告點擊)

Tuesday 9 February 2016

也谈Ola Bola:心有屎的人看出来一切是屎

朋友都知道,小弟我已经很少写文章了,更别说是在新年这大好日子里。但是没办法,大年初一看了《Ola Bola》,觉得有义务必须为这一部好电影说一些话,即便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很小,种族主义者和白痴一样,并不会因为几个文字而改变。

好,废话不多说。之前就提到上纲上限,很多人却不明白什么是上纲上限(惊讶),简单来说,上纲上限就是小题大做,把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无限放大来吹毛求疵,鸡蛋里找骨头,再借此来攻击批评,以达致自己的目的。

如今这些白痴的种族主义者,把矛头指向了电影《Ola Bola》,说导演/制作方为了讨好马来人,把应该由华人打入的制胜球换成了马来人踢进,制胜功臣换成了马来人以讨好马来观众,完全是自我矮化自我阉割、典当民族尊严的无耻行为。

首先,只要有看过电影的人,就知道上面这一句攻击有多荒谬。可以说,会说上面这样的话的人,绝对百分之两百没有入场看过《Ola Bola》,因为看过电影的的人都可以清楚知道,真正的制胜功臣不是攻入大马第三颗入球的Ali,而是挡下罚球的Muthu。

罚球前全场呼喊寄望的是Muthu,起立喊叫的是Muthu的名字,镜头特写最多画面的是Muthu, 特别用动作比划的是Muthu的家人,最后挡下罚球全场欢呼的也是Muthu。

而后Muthu开球,两次传球最后打入第三个进球,没有人喊Ali,没有特写,没有任何营造英雄的动作。有的只是全场欢腾,所有种族不分你我的一起感动,一起流泪,一起抱成一团的庆祝。

导演要塑造的英雄是谁,很明显。有看过电影的人都可以清楚知道。而且更别说上面这整段故事都是虚构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印度人救了必进罚球的一幕,当然也没有罚球不进后的快速反击,也没有马来人打进第三球,更没有大马以三比二得胜的结局。

事实是,1980年4月6日的那场比赛,第八十分钟多,韩国进攻,势如破竹,已经冲过半场,越过了多位马来西亚球员的防守,这时Kamaruddin Abdullah冲上前防守,在用犯规手法拉衣并换来一张黄卡的代价下(这也是全场第一张黄卡),在半场附近成功阻止了韩国人此次一气呵成的进攻,使大马队后防免于危难。

而接下来韩国人自由球,直接传入马来西亚禁区方格内,被大马的Khalid用头球清出禁区,传到了大马传奇射脚Hassan Sani的脚下。哈山在大马禁区外附近接到了球之后,马拉多纳上身,狂奔了接近100米的距离,恍过了三个韩国防守球员,其中包括两个凶狠的铲球,直接攻入韩国人的禁区,形成只面对韩国守门员的单刀!

不过哈山没有贪功选择冒险射门,因为刚刚他在禁区边线越过的韩国后卫还在他的身旁,他毅然地选择了横传,把球精准传给了在球门正前方无人防守的James Wong黄才富,才富接球后,调整了一下以避开赶来抄球的韩国防守球员,面对守门员冷静的推射入了左下角。

2比1!!全场沸腾了。时间只剩下不到5分钟。大马几乎确定再次战胜了韩国队!证明了大马在小组赛第一场完胜韩国3比0并非侥幸!大马足球队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亚洲王者!

是的。在电影中没有看到这一幕。因为从头到尾电影都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而虚构的。就像《叶问3》一样,叶问并没有深情的陪着老婆直到他死去。张永成是孤单的在佛山去世,而叶问当时在香港。也完全没有刻画叶问吸毒有小三的事实,因为这是电影,因为剧情的安排需要。

同样的,若是照事实纪录片来拍,《Ola Bola》不会有那么多的戏剧性。不止不会有头家周国强(现实是苏进安)的挣扎和困苦,苏进安在当时早已名满天下在雪兰莪和马六甲球会里踢球,更不会有暂代教练并与新教练Harry Mountain(现实为Karl-Heinz Weigang)发生冲突的剧情,因为他早从1979年开始接手国家队,且也拥有足够的威望和执教经验来带领马来西亚队。

还有,比如当时队员根本就不知道国家将会杯葛奥运会而电影为了制造戏剧冲突,捏造出了队员们在赛会进行到一半时而知道,进而创出了戏剧中最突出的半场更衣室中的高潮。更别说大马在整场球赛之中根本就没有落后过了。

当然,若是硬要挑问题来安插莫须有罪名的话还有很多很多。国家队当时的教练明明就是德国人Karl- Hein,干嘛电影换成了英国人Harry Mountain?是不是被英国殖民的自卑心态依然不死,自我矮化偏要塞个英国人?

还有还有,为什么现实中明明是沙巴人的Hassan Sani(电影中为Ali),在电影里却暗示他为西马人?是大西马主义作祟吗?要把沙巴人的骄傲给硬生生换成西马人?

对,肯定是如此。要不然明明在1980年就已经是国家队当然正选,已经多次代表国家队出战的另一沙巴之光James Wong,却偏偏要在电影里被描绘成一直被取笑又大龅牙的万年候补Eric Wong?还不是摆明了看不起东马人吗?

甚至为什么电影没有中文名,是怕中文名吓走马来市场吗?马来人也可以说为什么电影中的解说字幕,怎么中文字都在马来字的上面,是矮化马来文吗?还有还有,怎么中文(含方言)和英文在电影里大大多出马来文?是看不起马来文吗?

看到了吗?要挑的话还有很多很多,无的放矢本来就不用成本。这就是带着有色眼镜,鸡蛋里挑骨头的人的荒谬。明明就是虚构的半场落后,虚构的更衣室冲突,虚构的勇救罚球,虚构的第三进球,种族主义者的白痴们却硬要挑骨头夹硬地安插一个讨好马来人的罪名给剧组,号召群众杯葛一出那么好的电影,这不是荒天下之大谬吗?

若这个国家是由印度人为主导,相信这些白痴们也会马上转换风口,说剧组在讨好印度人,为了讨好他们还特地杜撰了一个勇救必进罚球的一幕,塑造印度英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让我想起了佛印和尚和苏东坡的故事。心里有屎的人,才会把看到的东西都当成屎。心里都是种族主义的人,才会把看到的东西都硬生套上种族的罪名。

仅此而已。

3 评论 Comments:

飞炎 said...

这部电影其实真的很有那种,带回八十年代多的情景,其实里面有一些点,我是觉得有点感动的。
只是不明白,为啊么会扯到关于种族的这个问题。

ANG said...

因为种族主义的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啊。

ANG said...

因为种族主义的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啊。

Related Posts